产品目录   Product
联系我们   Contact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粘结强度检测仪标准化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粘结强度检测仪标准化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2025-10-16      点击:5
   粘结强度检测仪是评估涂层、保温系统、瓷砖、结构胶等材料与基体之间粘结性能的关键设备。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评判。为确保检测过程科学、数据真实,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标准化流程,并时刻牢记安全注意事项。
 
  一、标准化操作流程
 
  (一)检测前准备
 
  1.仪器检查与校准:
 
  检查检测仪主机、液压泵、传感器、连接线及夹具是否完好、清洁,确认无可见损伤。
 
  进行通电测试,观察数显仪表或软件界面是否正常归零。
 
  依据仪器使用说明书和计量要求,定期使用标准砝码或专用校准装置对仪器进行力值校准,确保测量精度。
 
  2.试件与工具准备:
 
  试件确认:明确检测对象(如外墙保温抗拉强度、瓷砖粘结强度等),并确认现场试件(如粘结的标准块或拉拔头)已按相应规范要求制备完毕,并达到规定的养护龄期。
 
  工具清点:准备齐全所需的工具,包括切割机(用于切割至基体)、磨平机、胶粘剂(如环氧树脂AB胶)、拉拔块、定位尺等。
 
  3.安全防护: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及劳保手套。
 
  在检测区域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带或围栏,防止高空坠物或无关人员进入。
 
  (二)现场操作步骤
 
  1.试件安装:
 
  定位与处理:使用定位尺确定拉拔点,避开空鼓、裂缝及接缝处。用切割机环绕拉拔头切割至基层,确保受力面积统一且垂直于基面。
 
  粘结拉拔块:将拉拔块粘结面清理干净,使用高强、快速固化的胶粘剂(如环氧树脂)将其与待测面牢固粘结。务必保证拉拔块与测试面平行,胶粘剂均匀饱满,无气泡。
 
  养护:等待胶粘剂达到说明书规定的固化强度和时间,期间严禁扰动。
 
  2.仪器连接与组装:
 
  将拉拔头夹具与仪器主机可靠连接。
 
  将主机套入已粘结牢固的拉拔块上,确保三者对中,即受力轴线与拉拔块平面垂直。任何角度的偏差都会导致应力集中,影响结果准确性。
 
  3.加载测试:
 
  清零:在正式加载前,在仪器上执行“清零”操作,消除系统初始误差。
 
  匀速加载:启动液压泵或电动开关,以(250±50)N/s的速率匀速、平稳地施加拉力。严禁冲击式加载或速度忽快忽慢。
 
  数据观察:密切观察力值显示,直至试件破坏。记录下峰值破坏载荷(即粘结强度值)和破坏状态(如内聚破坏、粘附破坏、界面破坏等)。
 
  4.数据记录与现场处理:
 
  详细记录每个测点的位置、破坏载荷、破坏面积和破坏形态。
 
  对破坏后的试件进行拍照存档,作为判断依据。
 
  卸下仪器,清理现场残留的胶粘剂和碎屑。
 
  二、核心注意事项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高空作业时,必须系挂安全带。检测前评估基层状况,对存在松脱风险的构件先行处理,防止构件突然脱落伤人。
 
  操作液压式检测仪时,注意高压油管勿扭曲打折,防止爆管喷油。
 
  2.确保对中是关键:
 
  受力不对中是导致检测失败和数据失真的最常见原因。必须使用定位装置辅助,确保拉拔块、夹具与仪器主机在同一轴线上。
 
  3.控制加载速率:
 
  加载速率是影响强度结果的重要参数。过快会导致测得强度偏高,过慢则可能偏低。务必使用仪器内置速率控制功能或通过培训使操作人员掌握匀速加载的技巧。
 
  4.精准判定破坏形态:
 
  粘结强度值必须与破坏形态结合分析才有意义。
 
  理想状态:内聚破坏(破坏发生在保温层或基体内),表明粘结强度高于材料自身强度。
 
  需关注状态:粘附破坏(发生在粘结界面),表明粘结界面是薄弱环节。
 
  无效数据:若破坏发生在胶粘剂层或拉拔块与胶的界面,则该次检测通常视为无效,需检查胶粘剂质量和操作工艺后重新检测。
 
  5.环境与设备管理:
 
  避免在天气(如大风、雨天、冰冻)下进行户外检测。
 
  仪器为精密设备,应轻拿轻放,避免撞击、潮湿和尘土。定期保养,长期不使用时,应释放液压系统压力,并将设备存放于干燥工具箱内。